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楼主: 孤独行者
查看: 10189| 回复: 24
6#
发表于 2013-8-22 10:49:23
   兽袭
野兽同样惧怕人类,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主动攻击人,除非你挡住它的食物或者它感受到你对它有威胁,当遭遇野兽时应该冷静机智应对。
主动预防:
①通过事先对景区的咨询调查,了解可能遭遇的野兽种类和活动范围以及生活习性,从而得到应对方法。
②尽量避免在野兽繁殖期间和食物缺乏的季节进入。这两种情况野兽的攻击性极强。
③聘请有经验的当地人为向导。有了解和熟悉景区情况的人带路那当然是好处多多。
④不要携带有浓烈腥味的食物。野兽的嗅觉都很好,带有腥味的食物能够将其引来。
⑤火源是需要携带必备物品。野生动物都怕烟火,所以可以使用火源点燃篝火防御。
⑥可以携带强光源或电击器。使用强光照射或电击野兽可以使其暂时失明或昏厥,为迅速逃离争取时间。
⑦也可以携带自卫刀具器械。如果遭遇野兽实在不可避免需要进行搏斗,这些器械就是有效的自卫武器。
⑧搭建营地要谨慎选择。尽量不要在野兽频繁活动的区域,露营时应该燃起篝火,并保持夜间营火不熄。

正确应对:
①因各种野兽的习性不同,其行为也受当地环境影响,所以遭遇时应对方法也不同,这里无法一一列举。
②一般来讲当遇到野兽攻击时需要注意:
a.保持冷静。切不可惊慌,或立即逃跑,通常野兽第一次攻击是试探性的, 如果表现出害怕或马上逃跑会反遭其害。应该在保持冷静与其对峙并判断其意图,同时观察好地形,寻找机会逃脱。
b.等待救援。当遭遇狼和虎可以选择上树躲避,等待救援。而遇到熊、豹子或野猪就不要这样做了。
c.用火驱赶。可以引燃柴草或点燃衣物,用火光和烟雾阻挡野兽进攻,然后寻找机会脱身。
d.食物解围。如果野兽是因为饥饿才进行攻击的。可打开随身携带食物逐渐远投,引开野兽,寻机脱身。
e.自卫反击。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可利用随身携带的刀具器械进行反击,但要注意保护头颈重要部位。
f.小心奔跑。切不可慌不择路的乱跑,一定要看清楚前方道路,谨慎小心,防止发生滑跌造成意外受伤。
g.咬伤处理。确认脱离野兽攻击危险,及时对咬伤进行必要处理,清洗消毒,事后到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回复 只看该作者 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8-22 10:44:56
蜂螫
在山野地方,经常会发现蜜蜂、大黄蜂或马蜂的出没,应该小心避免误触蜂巢,引致蜂群 的攻击,而遭受螫伤。

主动预防:
①紧系衣物的领口、袖口、裤脚,减少皮肤外露。可以防止蜂子进入服装内,减小被蜂蛰的部位。
②走现成的路径,切勿自行闯路,避免走蕨丛和花丛,那里通常是昆虫和黄蜂聚居的地方
③不要打扰蜂窝,切勿以树枝等拍打路边树丛。
④在身体和衣服上喷涂防蚊油。
⑤避免使用芬芳味的化妆品,因为可能吸引蜜蜂。

正确应对:
①避。若遇蜂巢或蜂群挡路,应选择绕路前进。
②罔。若遇一、两只黄蜂在头上盘旋,可以不加理会,照常前进。
③定。若遇群蜂追袭,可坐下不动,用外衣盖头、颈,作保护,卷曲卧在地上,待蜂群散开后,才离开。
④除。被蛰后留有螫针,可用镊子子拔除,但不要挤压毒囊,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皮肤。
⑤疗。可以冷水湿透毛巾,轻敷在伤处,减轻肿痛,如果有条件用肥皂清洗或用人奶敷疗效果也很理想。
⑥医。严重螫伤应尽快到医院救治。

回复 只看该作者 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8-22 10:43:22
蛇咬
    差不多所有的蛇都非常怕人,除非它们认为受到威胁,否则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只要给予机会,它们多数会逃走。

主动预防:
①穿着长裤和有高帮的鞋。被蛇突然袭击时可以起到阻隔和防止被咬伤的作用。
②携带驱蛇药品。强效的驱蛇药品一般是可以起到让蛇不愿靠近的作用。
③携带手杖。俗话说打草可以惊蛇,如果和蛇遭遇可使用手杖对蛇进行驱赶。但不要试图用其去杀死蛇。
④行进中应选择走现成路径,切勿擅自闯路或者随意走进草丛和杂树林。

正确应对:
    遇到蛇时,保持镇定不动,让受惊的蛇尽快逃走。蛇的视力很好,受到快速动作刺激时,多数立刻反击。

正确判别:
有毒蛇外表一般颜色比较艳丽,头部呈三角形,外露两个毒牙,咬痕为2—4个牙印。无毒蛇外表一般颜色比较灰暗,头部呈扁圆形,无毒牙,咬痕为单排或多排细齿印。

应急处理:
a.保持冷静。被蛇咬后伤者通常会情绪激动,血液流动会加速,同样也会加快毒素在体内的流动。因此,应尽量保持冷静,如
  果是同伴受伤应尽量进行安慰,稳定其情绪。

b.用绷带或替代品缚扎伤口以上的部位。如伤口在手脚,可用宽阔的绷带包裹伤口以上的 部位。
c.被蛇咬后除非专业人士,否则不要割开伤口的皮肤吸吮或洗涤。让伤者躺下,停止伤处活动,但不要抬高伤处。不
  可喝酒,亦不应作不必要的活动。如果带有蛇药,应尽快内外服用。

d.尽快到医院救治。如有可能的话,辨别毒蛇的种类,颜色和斑纹,如咬人的蛇已被捕捉,应该一并送往医院,以
  便医护人员辨认,使用适合的血清。

e.被无毒蛇咬后可以用肥皂等消毒药品对伤口进行处理,还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注射狂犬疫苗等。

      户外碰见蛇是常有的事。但被蛇咬的并不是很多,这主要是蛇也怕人。多半会避让三舍。但也有一些攻击性很强的蛇类也会主动发起进攻。只要被毒蛇咬伤。如果不能立即采取措施救治,死亡率是相当高的。特别在高山、海岛、交通不便的地方进行户外运动,救治起来相当困难。那么。户外防蛇也就很有必要啦。

          防止被蛇咬伤主要是在预防上。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安然的进行户外运动而不必过多的考虑被蛇咬伤。那就是用雄黄酒的特有驱蛇功能让蛇远远躲开你。

     雄黄是一种胃毒剂,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它的毒性来源于它的杂质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蛇对雄黄反应非常敏感;加入酒精后的雄黄驱蛇更远,效力更强,原因是酒精可以作为“稀薄剂”增强雄黄的挥发性和传播距离。

      实际上蛇是怕硫这个东西,在硫含量高的地方,你是找不到蛇的,如:火山周围。野外宿营。在帐篷周边喷上一圈雄黄酒溶液,不光蛇躲远,蚂蟥、毒虫类都逃之夭夭。
       如果用75度酒精溶解雄黄,制成雄黄酒,进行登山或户外运动时,在衣服和鞋子上喷洒点。你活动时散发出的雄黄气味,也会让蛇类、毒虫类唯恐躲闪不及。

       如果休息前或运动前少量喝点雄黄酒(不推荐。并且强调不超过10毫升),气味会更持久,通过排汗和呼吸呼出的气体也会产生一种人类没感觉、蛇类毒虫类很敏感的气味。注意的是这种要喝的酒要用高度数的食用白酒来溶解雄黄。如56度以上的二锅头或其它高度数的白酒来泡。并且一定不能多喝,一般10毫升以内不会有危险。雄黄有微毒,遇热毒性会大大增强。多喝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最严重可以致命)。所以一定要小心。

       雄黄干粉千万别入口,常温有微毒。加热后有剧毒。又名砒霜就知道毒性有多大了吧。对肝脏损伤最大。推荐外用。仅用于防蛇。

    请不要在营地周围直接洒雄黄粉,干的雄黄粉对于防蛇基本没效果。对环境也有污染。

    雄黄酒和雄黄粉一定要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防止儿童误饮误食。雄黄酒要防火。要写上标识。

    每次出行最好都带上雄黄酒。洒在毛巾或手绢上装入口袋,也可以洒在裤子上,散发的气味可以持续5-8小时。        
       有人说饮用雄黄酒治什么病,那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别信什么偏方、神医什么的。
       雄黄酒是预防性的使用,对真正毒蛇咬伤是没什么任何治疗效果的,这点要清楚。

    如果出行带上蛇药(如季德胜蛇药片),那是口服加外敷的。具体看包装上的说明。
   
      季德胜蛇药片是治疗性的,在蛇咬伤时才用。
   雄黄酒的配置:取雄黄100克,加入56度以上白酒400毫升,密封即可,用时摇匀喷洒在营地周围。

   如不饮用,用无水乙醇溶解雄黄粉效果最佳(即无水酒精)。

    雄黄的购买:非管制药品。淘宝网上用雄黄或防蛇做关键字搜下就有大把的供货商,各大药店都有。

       价格大概20-30元一斤。一斤可以制成2500毫升的雄黄酒。足可使用好长时间。

回复 只看该作者 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8-22 10:34:10
滑跌
   经过湿滑的石面、泥路或布满沙粒或碎石的地段,容易滑倒受伤。因此在这些路段行进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主动预防:
①选择合适的专业登山鞋和徒步鞋并根据路面情况及时更换。这些鞋的设计已经充分考虑到防滑作用。

②选择合适的手杖和防滑手套。手杖能够起到支撑和保持身体平衡的用,防滑手套能够增大抓握摩擦。
③选择绕行道路。条件允许时候应该避免强行通过上述路段,采取绕道而行也是一种主动的预防措施。
④协作通过。团队行进通过上述路段的时候应该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相互掺扶或利用设施辅助通过。

应急处理:
①发生滑跌时,通过检查判断有没有造成骨折、扭伤、擦伤或其它伤势。如果有应该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②特别提示骨折并不容易由表面察觉,若发现伤处红肿或痛楚,应引起重视,详细检查确认后进行处理。
③腿脚受伤应急处理后,若可以继续行走,用手杖帮助或队友扶持,不可以强行独自行走,以免加重伤势。
④个人因伤导致行动困难时,对创伤部位进行必要处理后,使用各种方法进行呼救,并在原地等待救援。
⑤团队发生队员因伤导致行动困难时,尤其是腿部骨折和胸部骨折更要谨慎,如果不能准确判断伤情,切不可随意挪动受伤人员,以免造成再次伤害,使用通信设备进行呼救,将伤者用衣物覆盖保温,等待救援。

回复 只看该作者 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8-22 10:29:17
    过热衰竭:
    就是通常所说的脱水,一般人容易将其和普通中暑混淆,尤其是进行户运动时更不容易判别,因此这里重点说明,此病症多发生在炎热潮湿或极度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进行户外运动时未能科学的、及时的饮水,结果造成身体中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出现肌体严重脱水的状况。
为避免发生热昏厥,一些体制较弱的登山者,在参加夏季登山的活动中应特别注意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活动,注意休息节奏、保持体力。应多喝一些含有盐份的水或饮料,即使对体内的电解质损失给予补充。

  一旦发生热昏厥,应尽快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躺下。若患者意识清醒,应让其慢慢喝一些凉开水。若患者大量出汗,或抽筋、腹泻、呕吐,应在水中加盐饮用(每公升一茶匙)。若患者已失去意识,应让其卧姿躺下,充分休息直至症状减缓,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症状表现:患者体力衰竭、头痛、晕眩、恶心及肌肉抽筋,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呼吸和脉抟快而浅弱,体温可能正常或下降。严重者会产生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主动预防:
a.多喝水。最好饮用运动功能性饮料,如:红牛、脉动。也可自制补充液,按1000毫升水+盐4克+葡萄糖100克+橙汁150毫升配制。尽量不要饮用蒸馏水和纯净水,这两样水会在运动过程中加快体内水分、盐分及矿物质的流失。b.多休息。行程中应适当的进行休息,不要过度疲劳,以免消耗体力,加快水分代谢。
c.避暴晒。行程中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受到太阳的直接照射。可以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d.常补充。途中休息应及时补充进食能量食品,如:巧克力、糖果等热量高的小食品。

应急处理:
a.将患者移至阴凉处,保持空气流通,同时解开衣物利于呼吸通顺,若患者清醒,给其喂食补充液。
b.如果患者大量流汗,发生抽筋现象,可按半公升水加半匙盐进行喂食。
c.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若出现体温降至正常体温以下的异常情况,首先应该对患者进行保温措施。
警惕注意体温是否仍在下降,如果是就相当危险,要一方面持续补充水份,一方面进行体温提升,同时联系救援以及早进行抢救医治。
d.如果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应立即采取指压人中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让患者恢复呼吸和心跳。同时联系救援以便及早进行抢救医治。

回复 只看该作者 道具 举报

123
返回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插件友情推广计划插件友情推广计划插件友情推广计划

QQ|Archiver|手机版| 瑞安市徒步运动协会 ( 浙ICP备13019839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38102330394号

GMT+8, 2024-6-17 08:58 , Processed in 0.05695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18-2022 瑞安市徒步运动协会 Inc.    瑞安徒协

返回顶部